RESCALING THE
WORLD

其他形式發表 (Other forms of presentation)

作者姓名 機構 單位 職稱 標題
93 蔡君漢
張文惠
張良
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 行銷推廣組
行銷推廣組
企劃組
組長
助理研究員
助理研究員
計量與綠能探索館
社創中心中庭展示

「計量與綠能探索館」位於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花蓮分局,係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統籌策畫,委託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於2020年規劃、建立及營運的教育場所,以推廣計量與綠能相關科普知識與提升東部偏鄉中小學教育資源為願景,同時增進國內民眾對於科學教育與環境永續的關注與參與。針對「計量」主題,「計量與綠能探索館」採用「由內而外」的觀展動線,將「度量衡」觀念由成語典故、國際SI標準至多元實踐由內而外擴展,使觀者能以中小學教材作為度量衡知識的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進入並推導、延伸多種與度量衡知識的連結。此外,「計量與綠能探索館」也試圖以低技術物(low tech)突破國內教育場域著重被動陳列的窠臼,透過「實作先於言教」(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的觀展情境,讓觀者親身實踐典故(度-布手知尺、量-新莽嘉量、衡-曹沖秤象)背後的日常與文化聯繫,並且因應SI基本單位的重新定義,帶領觀者告別原器時代邁入量子尺度,引導其通過實作學習「公尺、公斤、秒、安培、克耳文、莫耳、燭光」7項SI計量單位背後的概念與互換關係,使科學教育場域不只是承載知識的中介面,亦可讓觀者從計量知識的閱聽者轉化為計量知識行動者/參演者。

94 戴時與 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班 研究生 潮之間:ANT的展演與虛擬實境實作
社創中心中庭展示

"此研究由三面向組成,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theory, ANT)、虛擬實境技術(virtual reality, VR),還有經由它們轉譯展演的潮間帶。如何辨識現實、現實如何組成是重要且迫切需要回應的問題。在這份研究中,前半部會從ANT出發,以文字梳理藝術和技術的政治性;後半部則是實際操作VR,體驗作為關鍵區(critical zone)的潮間帶。

首先會經過兩個Bruno Latour的實作(全球蓋婭劇團、協商劇場),說明何為關聯性的世界,藝術如何作為實驗;接著以兩個VR案例(《留給未來的殘影》、《肉身風景》),凸顯此技術縫合時空、編排感知的特性。最後在研究實作將兩者搭配、發揮,重新描繪潮間帶這個重要又脆弱的區域。

潮間帶是多重界線的交會處,是海、陸、國土、行動的邊界,對於海島居民而言,是個親密又疏離的地方。研究實作《潮之間》欲呈現有哪些族群共存於此、潮間帶由什麼組成,以及如何組成。經由VR,能將特定場景帶至眼前,使潮間帶從海口抵達市區。作為理念背景的ANT,則是行動的方向。

通過體驗,能夠更加直接的展演ANT的世界觀,看見彼此影響和牽動的過程,並了解現實便是在此處。將實作視為研究的一環,也是本次欲實驗的理念展演方法,期望以此開啟更多元研究的維度。

關鍵詞:ANT、虛擬實境、潮間帶、展演、實作"

95 陳恒安 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 副教授 臺南市地方館舍微型箱聯合展示
圖書館展演空間F1展示

臺南市地方館舍微型箱聯合展示,其中包含臺南市立博物館、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文鼎留聲博物館、臺南市南瀛天文館、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臺灣南區氣象中心、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以及陳恒安老師跨領域課程的成果展示。

96 蘇郁涵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與資源學系 同學 Scalequake: Shattering Dimensions, Reshaping Realities
社創中心中庭展示

陳肇彤、蘇郁心 、賴彥勳、梁巧意四位藝術家,分別創作了《離岸》、《Frame of Reference I & II》、《Text Analysis》、《滴答滴答、嘩啦嘩啦》。頭兩件作品以自然物對比科學測量,探討建構尺度和科學(資料轉換為資訊的規則)的方法,希望能引人反思客觀的「尺度」作為「觀察事情的規模」或「衡量的標準」;後兩件作品利用程式介入文本的時序性,以及塑造馬國、臺灣浴室和菜市場交疊的空間,來探討時空的交錯尺度,以及科技介入後的身體和感官,試圖挑戰固定尺度所形成的「特定看事情的路徑」的框架。

97 陳政宏 國立成功大學 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 副教授 紊流與社會網絡:多重複雜尺度結構的類比
社創中心中庭展示

本創作啟發於一場流體科學家與社會學家的對談,將非線性動力學造成複雜而美麗的紊流流場結構,與同樣是複雜且多重尺度的社會網絡相比,探討兩者發展至今的各式不同理論都未能完全解析其問題,但也都能捕捉一些重要現現象等特性,進行尚缺理論基礎的類比。透過此類比,本創作使用流場可視化技術與社會網絡分析軟體的視覺化工具,將兩者並列交錯呈現,成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對話。

關鍵詞:紊流、社會網絡、多重尺度、複雜

98 李欣蔚
林宜平
鄭尊仁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環境與職業健康研究所
研究助理
副教授
專案研究員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塑膠污染
Visible and Invisible Plastic Pollution
社創中心中庭展示

近年來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對塑膠污染的關切,已經從到處可見的海洋廢棄物,轉為在食品與飲料中不可見的塑膠微粒。

塑膠微粒是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塑膠微粒無所不在,可能從塑膠食品容器中釋出,或是塑膠廢棄物經過掩埋、焚化或自然日照和風化後,經由大氣或水體,以塑膠微粒的形式,進入生物體內。「微粒的健康風險」,有豐富的呼吸毒理學研究證據支持。塑膠微粒是新興污染物,經由腸胃道進入人體的健康危害,也開始有毒理學的研究報告。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塑膠污染」,將從日常生活、科普教育、學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等不同層面,呈現塑膠污染的多元面向。我們將展出數件來自國內外,使用海洋廢棄物創作的藝術作品;國內廠商為配合減塑政策,推出的各種可重複使用的循環杯;臺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塑膠微粒的研究成果;以及國衛院國家環境與醫學研究所拍攝的科普影片。希望藉由這檔展覽,讓觀眾「看到」各種塑膠污染,並進一步思考如何減塑。

99 龍緣之 臺灣動物與人學會 動保龍捲風 理事 跨物種溝通
灰盒子展示

人類如何看待、對待非人動物(Non-human animals),不僅是一個動物倫理學問題。相反地,食物生產系統、人畜共通疾病等議題挑戰了現行社會模式,亦呼喚人與動物關係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然而,當人類試圖理解其他物種時,如何避免自說自話和過度擬人化,亦是重要的問題。因此,由一系列動靜態展演組成的「跨物種溝通」計畫,自始至終邀請不同動物的專家學者、學術顧問,與表演藝術工作者組成團隊,兼顧科學、社會倡議、藝術等面向,使得「溝通」不是單向的學習或模仿,也是模糊和取消物種界線、地位差異的嘗試,同時更是動物議題、動物主題藝術的社會溝通,以及學術語言的轉譯過程。本計畫邀請動物學者(黑猩猩、狗、鯨豚、獼猴等領域之專家)、人文學科專家、動物倡議組織等,與團隊一同聆聽、共話多物種的「話語」(聲音、手勢、身體語言、行為、聲波等),為人與動物的和諧互動注入感性基礎。「跨物種溝通」計畫自始至終也是一個公眾參與的社會介入型藝術項目(Socially Engaged Art)。具體的展演形式包括戲劇工作坊、一系列動靜態藝術展演、社區參與型表演,以及文本出版等。

關鍵詞:跨物種、溝通、戲劇工作坊、展演式演講、社會介入型藝術